中国消费者报报道(甘泉 记者薛庆元)凝聚你我力量,江宁督督营造安全、打通打造放心的线上线下新模消费环境是与每个消费者息息相关的“民生实事”。近日,渠道江苏省南京市发布消费体验满意度评测,基层监管江宁区位居榜首,服务尤其在质量水平、江宁督督消费设施等5个方面以高满意度得分和高权重成为亮点指标。打通打造这份亮眼成绩单与南京市江宁区市场监管局结合线上线下打造“江宁督督”品牌密不可分。线上线下新模
为更好地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渠道江宁区市场监管局开通政务抖音号“江宁督督”,基层监管打造了一个政务新媒体宣传阵地。服务随着“江宁督督”被越来越多的江宁督督消费者接受和熟知,它的打通打造内涵也被不断的丰富和延伸,特别是线上线下新模江宁督督工作站的建立,依托“一站”打通监管最后一公里,实现共治“一盘棋”赢得群众“督满意”。
广维度打造线下服务矩阵
在湖熟街道钱家渡景区,常常可以看到一群穿着制服、佩戴党员志愿者服务徽章的年轻人,他们热情地向游客宣传打击传销、药品、保健品等常识。记者了解到,这是江宁区市场监管局在钱家渡景区设立江宁督督工作站的志愿者们利用业余时间在行动,努力将监管和维权服务延伸到群众身边。
钱家渡景区的督督工作站只是江宁区市场监管局26个督督工作站中的一个。督督工作站将12315消费维权服务站、消费者协会维权服务站、食品安全服务站和督督工作站四站职能进行深度融合,一个窗口对外服务,全程实现群众“督”满意,让消费者安心旅游、放心消费。
此外,江宁区市场监管局还创新推动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打造“江宁督督”品牌“三合”工作机制:创新工作形式,整合一个工作站和三个服务站机构;联合企业、行业、媒体和其他社会公众参与,打造服务消费者的矩阵;融合开拓从单向监管到社会共治的基层治理新模式,延伸了“江宁督督”的内涵,江宁督督工作站获得全国市场监管领域第二届社会共治案例提名奖。
多平台打造线上宣传矩阵
“市场监管伴你行,我是正义不迟到的督督……”这句话对很多江宁区的消费者来说,可谓耳熟能详。
据了解,为了更好发挥市场监管职能,提高消费维权意识,江宁区市场监管局在2019年3月15日推出“江宁督督”官方抖音号,通过原创剧本、演绎、拍摄、剪辑,制作为消费者普及食品、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等市场监管领域的相关知识,帮助市民辨假存真,正确选择维权渠道。
“江宁督督”官方抖音号利用贴切的网络语言和适合年轻人的清新活泼风格走到市民身边,打造了监管服务新的宣传阵地。“‘被困电梯怎么办’‘如何识别真假保健品’这些江宁督督都会告诉我,而在疫情防控期间也有很多科普知识普及,江宁市场监管局的这个官方抖音号我关注很久了,确实挺有用。”一位督督的粉丝告诉记者。目前,“江宁督督”抖音共发布视频78期、播放量51万余次、粉丝2829个、获赞1.8万余次。
此外,江宁区市场监管局还积极利用多平台,不断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放心消费氛围。3•15期间,江宁区市场监管局在江宁电视台发布《3•15消费提示》滚动字幕,对近年来消费者在消费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进行提示,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正确维权,同时,还利用双休日将流动党员志愿服务岗开进小区,通过宣传车播放保健食品、特种设备、食品安全、打击传销等宣传视频、音频,零距离的宣传服务受到群众广泛好评。
江宁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评测是对江宁放心消费环境打造工作的肯定,也是一种激励。接下来,江宁区市场监管局将开展“四新”新消费行动,进一步推动四站融合,对辖区企业维权人员(志愿者)和基层分局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通过一系列的工作举措,不断提升放心消费环境,保障市民安心出门、放心消费。
责任编辑:24为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经营行为,促进互联网贷款业务平稳健康发展,中国银保监会9日对外发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办法明确,互联网贷款应遵循小额、短期、高效和风险可控原则 ...
惠风和畅,春和景明。清明假期,苏州博物馆里人头攒动,近期开幕的“吴国的北方朋友”特展迎来了许多新的观众朋友。纹饰华丽的夔龙夔凤纹镈、造型独特的蟠螭纹莲盖壶、工艺高超的晋公盘等逾百件文物吸引着众人的目光 ...
【文化中国行】光明日报记者 崔志坚打卡怀药博物馆了解怀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绿色种植基地体验怀药种植的辛劳与乐趣,到智能化生产车间探秘怀药产品的制作过程……日前,在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圪垱店镇的武陟 ...
“点击手机网页却跳转到App”“并未调用App却自行开启后台运行”“某个App被调用后自行调用、激活众多其他App”&helli ...
5月下旬以来,产粮大省安徽4300余万亩小麦开始大面积机收。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安徽投入联合收割机5.1万台,收获进度已超四成。在淮南、阜阳等粮食主产区,记者走访多位种粮大户了解到,今年小麦不仅产量不错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吴采平)一天没住过的精装修房,却因三角阀破裂导致全屋泡水,造成损失十几万元,这到底是谁的责任?近日,湖北武汉消费者刘女士向《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反映,因为开发商武汉恒大都市房地产开发 ...